多数人肯定遇到见过面的人,过后不认得你的尴尬。“对不起,我有脸盲症。”对方十之八九会这么对你说。
数据统计显示,世界上有2.5%的人口存在脸盲症。以中国人口14亿计算,即我国大约有3500万的脸盲症,为数不少。在我的母校中山大学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脸盲症的故事:心理学系某学生入学时第一次见新同学,心情激动地问了四个女生的名字,最后发现,竟问了同一个人四次!
脸盲症的由来
人类,正常情况下对脸孔的敏感度极高,经常可以从照片背景的尘埃、天上的云彩甚至橙子上的褶皱,联想到人脸或者笑脸。
而脸盲症则恰好相反,它是一种认知障碍疾病,是指患者因大脑部位功能受损,无法辨识熟悉的脸孔,包括本人自己的面孔。
人脑负责脸孔认知功能的部位被称为“梭状回”,大脑这部位能帮助人们通过更细节地记忆脸孔细节,从而辨识面貌认人。大部分人的右脑梭状回使用频繁度高于左脑。
最早,它仅限于严重大脑损伤后导致的梭状回受损,即后天的脸盲症——像偶像剧中男女主角头被撞后失忆不认得对方就属这类;但后来的医疗人员发现,先天的脸盲症也存在,而他们在认知其他事物时,通常毫无障碍。
脸盲症,学名“人面失认症”,早在19世纪便被人们确定。由德国神经学家约阿希姆·博达默尔确定,1944年,苏联红军进攻德国,一名德国中尉后脑中弹被送到医院。伤愈之后,这名中尉发现连打扮成护士的妻子也认不出来,甚至觉得镜子里的自己很陌生。博达默尔研究了包括这个病例在内的3个病例,据此撰写了一份47页的医学报告,成为第一个系统研究面孔失认症的人。
他为脸盲症所起的正式名称Prosopagnosia,是希腊语prosopon(脸孔)和agnosia(不知)两个词汇融合组成。但由于这个单词本身就太过“脸盲”,到了1996年10月,一位名叫比尔·舒瓦瑟尔(Bill Choisser)的美国人,发明了Face Blind(ness)这个词,并且迅速流行。从此,认不出其他人的尴尬,都可以用“我脸盲”作为理由。
舒瓦瑟尔本人就是脸盲患者,他从小便发现同学们都能在大街上认出自己的母亲,自己不能;后来当了律师,他在法庭上都认不出自己的客户。直到48岁的时候,舒瓦瑟尔才第一次在镜子中认出了自己的脸,而且,主要看发型。
你脸盲吗?看看这张图
如何诊断脸盲症,目前有多套测试都有一定作用,例如本顿面部识别测试(BFRT)、剑桥脸部记忆测试(CFMT)以及人面失认症20条索引(PI20)。不过,最简单的判断方法,是名人面孔测试,请看下图——
你能认出其中几个?
脸盲症分为三种:感知性脸盲、联想性脸盲以及天生脸盲。感知性脸盲为后天形成,他们无法分辨所有人的脸;联想性脸盲可以辨识面孔,然而无法将脸与对应的人联系在一起;而天生脸盲则因为基因或者脑部天生存在的缺陷,生来便无法辨认人脸。
所以,通过剔除发型、打扮等特征的纯粹的名人脸部,基本可以确认以上三种脸盲症。如果用陌生的脸,联想式脸盲可能被忽略,因为他们可以辨识脸,只是无法联系起身份。
英国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心理科学系的乔安娜·帕蒂尼(Joanna Parketny)认为,正常人能辨认80%的脸,而如果低于60%,则可以归入脸盲症范畴。
研究者称,脸盲症发生的原因,可能是由于患者在编码面孔时基于各个部位,把注意力放在了单个的特征上,比如眉毛、眼睛或嘴的形状,而不像普通人那样对面孔进行整体识别。
脸盲不用怕 照样能认人
上节脸盲测试的标准答案是:A、毛主席;B、奥巴马;C、普京;D、希拉里;E、贝克汉姆;F、迈克尔·杰克逊。
如果认识这些名人,却辨识不出3个以上,可能就属于中国数千万脸盲症大军中的一员。
假如你能认清韩国天团数十张量产的脸,却纯粹因为不知道上图中的人而未达60%及格线,那么,不是脸盲,是社会盲……
还有一个办法,闭上双眼,想象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的面容,如果脑子里没有清晰的影像,那么你的认脸能力肯定不高。
目前尚无法找到后天训练提高人脸辨识能力的方法。
不过实际上,即便存在脸盲症,也不妨碍辨认他人。因为认人不只看脸。1985年,神经学家奥利弗·沙克斯写过一本经典的书,其中就有一个脸盲患者Dr.P,书名就讲述了他的病情——《错把太太当帽子的人》。P博士虽然认不出妻子,却可以通过声音认出她;他还可以通过高度的细节认出亲朋戚友,例如通过方下巴和大门牙认出兄弟。事实上,作者沙克斯就是脸盲患者,而他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不知道。
一个残酷的事实是,据非官方统计,80%自称有脸盲症而没认出你的人,实际上都没有脸盲症,真相是他们对你不关心、或者跟你接触太少。所以治好这种“脸盲症”的最佳方案,就是放下你的手机,多去跟其他人接触,否则越来越多的朋友都会对你变得“脸盲”。